从上幼儿园开始,孩子要经历无数次考试;经常在他人面前表演;承受他人残酷评价的事实。有些孩子没有丝毫紧张,能坦然面对;而有些孩子则显得过分紧张和不安。特别是发言或舞台表演时,手忙脚乱,不知所措,以致接二连三地出错。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,孩子不但会失去自信心,也会感到羞耻,从而患上“舞台恐怖症”。只要站到舞台,不管平时练得多么熟练,他们经常接连出错。经历的失败越多,理所当然得不到他人认可,孩子也会因自己的平庸无能、碌碌无为,而变得不自信。
孩子的这种不安,其实也是家长怂恿的结果。也许家长感觉诧异,但事实上,家长确实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孩子的不安心理。家长以下的态度就属于这种情况。
1.过分强调“不能失败,只能成功”。家长不去鼓励孩子,反而不断地警告孩子失败有多惨,失败的人谁也不会喜欢等等。如果家长不能接受孩子的失败,那么,孩子就会滋生“做不好就干脆不做,或敷衍了事”的想法或轻易放弃做事。家长应该谨慎地说“只要好好做,尽力就可以”。
2.孩子准备考试、准备演出时,家长大发雷霆或大喊大叫。每当家长大声喊叫或大发雷霆,孩子会认为那是家长威胁自己。家长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变得畏畏缩缩、战战兢兢,从而导致上述的恶性循环。
3.直言不讳地跟孩子说:如果做不好,将是一个碌碌无为、无所事事的人,谁也不会认可或尊重。
4.每当孩子做不好事情,就打击孩子,并给孩子贴“失败者”的标签。家长的这种做法,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心,也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,从而把孩子推向失败,推向深渊。
5.失败或结果不理想时,对孩子大声喊叫:“这都是你的错!”
6.没完没了地念叨孩子的几次失败,并对他说:“你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。”从而让孩子的几次失败左右孩子的整个人生。